您的当前位置:
王彤:抓住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时机
来源: | 作者:中调中心办公室 | 时间:2021-07-23 | 387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、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、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彤博士于2015年8月24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主办《学习时报》发表了题为《抓住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时机》的文章。时至今日,该文章依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现实意义,特此分享,以供参考。


7月28日,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,建设地下综合管廊,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,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,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,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。近年来,一些城市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,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。


地下综合管廊,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、通信、广电、给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。过去,由于体制分割,许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“你挖了我填,你填好了我再挖”,造成大量浪费。


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成功之路。世界上第一条管廊是1833年在巴黎建设的,到现在已经运行了近200年,还在运行当中。其后,英国和德国也开始建设管廊,到目前为止,发达国家的管廊不仅都建了,而且基本建完了。这证明,世界城市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。


建设综合管廊的意义首先在于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。我们常讲,城市是寸土寸金,但我们忽略了地下还有一寸。俗话说“树有多高根有多深”,城市也是这样,地上有多少,地下就有多少。说城市有许多浪费,其实最大的浪费是空间的浪费。综合管廊的意义就在于不仅能把各种管线全部入廊,还可以走雨水、污水,巴黎的雨水、污水就全在地下走管廊。


综合管廊的意义还在于节省投资,是一种千秋大业。管廊的一次性投资确实较大,但可管几百年。以前我们都是各个系统各自为政,直埋地下反复开挖,形成马路拉链,还有自来水的漏失率问题,现在全国平均16%,北方城市经常都是30%以上。30%以上的自来水流失,浪费多少钱呢?自来水管网要是进管廊,每天巡视一遍,就不会再漏了。因此,综合管廊节省投资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,这个大账要好好算。


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,下行压力越来越大,而综合管廊建设则将拉动经济增长。如果每年能建8000公里管廊,按每公里1.2亿元计算,就是1万亿,这还没算间接拉动的投资,如果加上拉动的钢材、水泥、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,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,拉动经济作用就更大了。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是44万亿,2014年50万亿,一万亿投资占到2%,也是不小的投资了。


还应看到,综合管廊建设将改变城市的面貌。为什么中国城市马路很少有像发达国家一样的平整?就是因为我们地面全是井盖,只要有井盖,一跑汽车路面上的井盖就会有缝隙。如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,把管线并在一起了,城市马路像高速公路一样怎么会不平呢?另外,我们的城市哪个不是沟壑遍地?哪块没挖开过?有的马路挖开过3、5个月,干不完活就在那放着,一堆堆土,一条条沟,居民苦不堪言。管网搞好之后,这些情况就不会存在了,有问题在管廊里修,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,不影响马路通行,也不影响城市面貌。尤其是架空线放到地下以后,城市的美观程度就不一样了。而且综合管廊还能保障城市的安全,现在城市的事故很大一部分都是管线故障引起的,老百姓断水断电,北方供暖季断热,老百姓不堪其苦。特别是遇到暴雨,许多城市立马水灾,下水道不通畅,雨水排不下去,城市街道到处是一片汪洋,汽车楼房都淹了,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。


建设地下综合管廊,一定要超前规划,合理布局,一定要一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,决不能建成服务功能落后、容量不足的劣等过时工程。而且,一定要有一个新体制,新体制应该是社会化的,政府的任务就是制定规矩,监管和对运营进行适当补贴。要在全国形成一批专门搞管廊的企业,形成这样一个产业和行业,要培育一个综合管廊的行业,包括工业构件的生产,施工设备,包括组装、管理、控制系统和建设管理队伍等,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很大的行业,一个新兴的行业。


建设综合管廊必须全力以赴,但如何推进必须认真考虑,在新区是可以全面推开的,老区要视情而定,要结合修地铁、河道改造、老区改造、道路改造来做,千万不要一哄而上,不能盲目,必须有长远考虑,没有几十年搞不完。


当前建设综合管廊有利条件很多,国务院连续发了基础设施和管线建设两个文件,地方政府也有很高的积极性,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建管廊的经济实力,现在再不抓紧建,就会错过时机。


建管廊政府必须拿钱,政府大包大揽这件事是干不下去的。但拿钱方式可以讨论,政府怎么拿钱是体制问题,其中由财政部主推的PPP模式就是方式之一。金融机构也是全力支持的,国开行态度明确,而且正在和住建部研究此事,各大银行态度也非常明确,表示全力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国内外各类企业有很强的参与愿望,也有参与的能力,因为这个市场是固定的,市场是明确的,回报也是明确的、固定的。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,改革的决心,建管廊根本上说是向国内外资本开放的问题,不开放推动不了,也实施不了,要利用社会资本就必须改革,要改革体制机制,改革投融资机制,改革市政公用体制。


管廊建设不仅是全新的事物,而且涉及方方面面,矛盾甚多,管廊要建好,特别是要实现长治久安,就必须纳入法治轨道,除国务院制定条例外,各地可结合贯彻《立法法》,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立法,综合管廊建设只有一开始就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才能做得好,做成功。


法国作家雨果说:“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。”这句话讲得十分深刻,下水道也好,地下管廊也好,虽然看不见,但它的状态如何,却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,一个城市领导者的责任心乃至世界观。